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行记﹝400公里---20000公里﹞

[复制链接]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01 编辑

骑行记:19000公里*一阵秋雨一阵凉

      2009年8月22日,星期六,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九千公里。
      将我在《红袖添香》上的日记搬到了博客里。没有进行什么整理。几年下来倒也有了洋洋洒洒的三四百篇。显示了积少成多的力量。
      昨天刮了一夜的风,下了雨,今天天气就感到很凉爽了。早晨起来,街上有不少的人穿了两件衣服。秋天到了。
      前几日,军事演习的部队从西华过。据说单是车辆下高速路口就下了三个小时。可能是一个师的编制。但我没有见到。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几天前,单位开始组织唱红歌。快到六十年大庆了,从上到下都在大唱革命歌曲。九月份的时候全县还要比赛。
      西夏和奉母的社会法庭昨天挂了牌。省里提倡搞社会法庭,也算是对司F改革工作的一种探索。能不能长久下去,现在还是未知数。
      传言说,市里一个司F高官被双规。同行谈起来,倒是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这种情绪是很耐人寻味的。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吗?感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彩票买了一张。但连末等奖也没有中。没有人说不正常。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02 编辑

骑行记:19100公里*说背水一战

       2009年8月26日,星期三,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九千一百公里。
      现在离两万公里是越来越近了。希望能在国庆节前达到两万公里。
      每天下午五点到七点都在练歌。还找了一些学生参加。这也算活跃了一下职工生活。
      近些日子为信用社收贷款。常常想到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有很多欠款的人,都是过去做生意赔钱的人。他们中很多人也曾经很风光,但现在无一例外很落魄。项羽背水一战为他赢得了千古声誉。但也要看到,自古到今背水一战成功的,也没有几个人。历史记住了成功者,失败者早被淹没。
       战争有它固有的规则。它鼓励冒险。商场也一样。象沈万三,明朝富可敌国者,他的财富大多来自海外贸易。风险极大,但利润也极大。乔致庸,从福建贩茶到俄罗斯,一路上因为有太平天国和土匪,倍多艰难。但他也因此而致富。
       性格即人生。人生即选择。很多东西无所谓对与错。选择不同而已。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9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03 编辑

骑行记:19200公里*官员的情F

     2009年9月3日,星期四,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九千二百公里。
      据不太靠谱的民间传言,前不久被双规的一个市级官员,被查出的情F有六个。一个与他有过几次接触的人疑惑地说,那是一个很不错的老头,他怎么会干这事?
      还有一个被查的高官,据民间的传言说,他是专爱找十八岁以下的少女的。一个曾经听过他讲课的人说,他是一个学者型的官员,而且出身于农村。当了官,他怎么会这样?
      项羽胜利以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但他执意把首都定在他的家乡彭城。“锦衣夜行”是他说过的话。他说,一个人发达了不回家乡,就像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间行走。“沐猴而冠”是当时人对他的评价。
      一个人当了官做什么?为什么当官?声色犬马可能也是相当一部分人的追求。当官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私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有很多官员生活腐化也在情理之中。
      有人当官为了做事,有人做事为了当官。
      过去很多官员起码会有一些社会理想,有一些人生追求。从现在一些被查处的官员看,他们是既无正当的社会追求,甚至连基本的人格情操都没有。
      一个学者曾经说过,日本的发展与它建立了一套很完善的文官制度有很大关系。但在中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好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官员的监督机制好像从来就处在不完善不科学之中。
      在网上听一个学者的讲座,谈到鲁迅的藏书有一万四千多册。鲁迅的伟大不是偶然的。
      2009年9月3日,农历是七月十五,中国传统的鬼节。要为故去的亲人烧纸。今天为父亲烧纸。父亲去世一年多了,在我心中他好像还一直活着一样。愿父亲能够安息。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9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03 编辑

骑行记:19300公里*唱红歌颂祖国

      2009年9月10日,星期四,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九千三百公里。
      2009年9月8日,县里在大礼堂举行了县直单位的唱红歌比赛。有十七个单位参加。9日,举行各乡镇参加的比赛。
      9月10日,市里举行各市直单位参加的唱歌比赛。单位组织了五十人的啦啦队去为上级单位助威。显然,市里各单位的水平要比县级高得多。虽然都是一些老歌的翻唱,但不同的队伍也演绎出不同的精彩。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04 编辑

新疆十日行

     2009年9月11日到9月20日,共十天时间,我和朋友一起去了新疆。行驶里程要超过七千公里,平均每天七百公里。对于新疆算是走马观花,根本称不上旅游,因此我称之为新疆十日行。
    一.十日行的简单历程。


      1.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下午两点,我和朋友乘公共汽车从西华出发,到达许昌。晚上八点,开车从许昌出发。
      2.2009年9月12日。在路上。行驶路线为:许昌——登封——洛阳——三门峡——陕西潼关——渭南——西安——宝鸡——甘肃天水——定西——兰州。
      3.2009年9月13日。行车路线为:兰州——武威——永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玉门——瓜洲。因路上多次堵车,连续行驶49小时后到达甘肃省瓜洲。当晚住宿瓜洲。
      4.2009年9月14日。瓜洲——星星峡——哈密——鄯善——吐鲁番。住宿吐鲁番。
      5.2009年9月15日。吐鲁番——乌鲁木齐。住宿乌鲁木齐。
      6.2009年9月16日。住宿乌鲁木齐。
      7.2009年9月17日。住宿乌鲁木齐。去天山天池。
      8.9月18日。晚七点十分,自乌鲁木齐乘火车回许昌。有其他朋友开车回去。
      9.9月19日。在火车上。
      10.9月20日。早晨八点,到达许昌。下午回西华。结束新疆之行。
      二.新疆的广阔。

      对于新疆来说,最有名的一句话可能是“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只有到了新疆,可能才会真正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以前中国的西北方向,我只到过陕西的宝鸡。再往西就没有什么概念了。我也没有见过沙漠和草原。这次有机会到新疆,心想可看到沙漠和草原了。结果并不是那么回事。
      陕西的张掖往西,是酒泉,嘉峪关和玉门。这都是有名的地方。酒泉是中国的两个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西部起点。“春风不度玉门关”则是传颂千古的名句。
      从张掖往西,应该算草原了。但草不茂盛。我不能断定那算不算草原。
      酒泉往西一直到乌鲁木齐,应该都算连绵不断的戈壁了。在去新疆前,我其实是不知道什么是戈壁的。我认为就是草原上的石子多一些,草要希疏一点。那里的戈壁滩,就是一些大的石子和小的石子。远处则是连绵的不太高的山。山的气势应该算温和的。偶尔有点草,很远一棵,枯黄着,可怜巴巴的。
      嘉峪关到瓜洲,因为是夜间行车,我记不清路上的景观了。从瓜洲经星星峡到哈密,大约有三四百公里或者更多一些,都是戈壁滩,不见村庄,不见树木,只有少许的孤零零的戈壁上的草。
      哈密到吐鲁番,大约也有二三百公里,也是茫茫的戈壁。这也是我对新疆最感神奇的地方。
      在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这些地方,好像什么植物都可以生长,并且长得也非常好。但出城市不过一两公里,就是茫茫戈壁,什么都不长,什么都没有。
      新疆有多大?有几个数字可以说明。乌鲁木齐到北疆的阿勒泰市,公路里程784公里。乌鲁木齐到西疆的阿克苏市,989公里。乌鲁木齐到西疆的喀什市,1455公里,到南疆的和田市,1981公里。
      以前有朋友到新疆,我还问他们为什么不多去几个景点。比如看看天池,葡萄沟,火焰山,喀纳斯湖,魔鬼城,克拉玛依油田,逛逛喀什。和田的玉不是自古有名吗?可以到和田看看嘛。到了乌鲁木齐我才知道自己对新疆的了解有多么肤浅和无知。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06 编辑

    三.新疆的丰富。

      车行一路,我一直感叹新疆的山很奇怪。相邻很近的两个山头,石头的构造明显不同。很容易很清晰地就可以看出山体的构造不同,山体也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时代。有些山体,明显地看出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因此,新疆人说,你不要看新疆到处是沙漠戈壁,其实到处都是珍宝。
      新疆的石油蕴藏量很大。新疆的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可以向东部沿线城市稳定供气三十年以上。单是乌鲁木齐市的煤储量是84.9亿吨。我不知道这个数字究竟是多大的一个量。一个直观的说法是,在鄯善县一个县里探明的煤储量,全国其他煤矿全部停采,它可以供应全国五十年。但我没有考究这种说法的科学性。
      新疆从海拔以下一百五十多米,到海拔六七千米的高山,相对高度差别之大,全国绝无仅有。
      全国有56个民族,新疆就有47个。新疆地理环境有多样性,民族也有多样性。
      在乌鲁木齐的二道桥,有国际大巴扎。那是维吾尔族的聚居地,那里的建筑是典型的欧洲风格。因为那里现在是风头浪尖,我们只乘出租车在那里兜了一圈,没有细看。
     四.天山天池。

      出乌鲁木齐往北有九十公里,是天山天池。那里大约要上二十公里的盘山公路。从天池可以看到海拔5400多米的博格达峰。那里四季积雪不断。天池流下的水是阜康市的饮用水。据说无论天气多么寒冷,天池流下的水是不结冰的。但天气最热时,它的水温也在12度以下,因此没有人在那里洗澡。
      天池的门票是一百元。景区里有个寺庙叫福寿寺,又名铁瓦寺。据说是很有点灵气。但事实上那里现在已经很世俗化了。寺庙里差不多以变相强迫游人捐钱为主了。这差不多成了全国很多寺庙和道观的通病。
      天池的水据说最深处有一百五十多米,因此从古到今它好像从来没有干枯过。当然丰水季节和枯水季节,水面面积有很大变化。池边有一个榆树,据说天池的水从来没有漫过它的树根。那棵树据说也有好几百年了,而且在诺大的天池周围,只有这一棵大榆树。其他多是云杉。作为榆树这个树种,只有这么一棵。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当然在乘车下山的路上,也看到了不少榆树。但那已经离天池很远了。
      天池景区云杉居多。长得高大挺拔。树身一般都在十多米或者更高。在乌鲁木齐南北的天山山脉上,都有连绵几十公里的树林。这是很出乎一般人意外的。
      一天,我们开车往乌鲁木齐南边走,大约有一二十公里全是戈壁。远远看到了山。同行的朋友说,山上有树。我说,开什么玩笑?绝不可能。到了山里才知道,几十公里全是树林。我们从星星峡进了新疆后,一路也是连绵不断的山,没有见到一个山上有树的。
      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绝对是中国的神仙。从神话传说也可以证实,新疆绝对属于中国的疆土。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9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07 编辑

      五。 新疆人的过分自信:盲人摸象?夜郎自大?

      从我们接触到的新疆人看,他们都认为新疆很好。比河南要好得多。因为新疆太广大和丰富,我根本不敢说对新疆有什么了解。但我对新疆人的过分自信也是心存疑惑的。我不知道他们对内地的了解是盲人摸象,还是他们太夜郎自大。
      从乌鲁木齐回河南的火车上,我们和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女同志邻座。她的母亲是河南舞阳县人,七十年代支边去了新疆。他的父亲是四川人,已经去世。她住在库尔勒市。这次和她的妹妹一起陪她的母亲到河南探亲。她用毫无置疑的口气说,新疆要比河南好。因为她的语气太坚定,可能对作为河南人的我们也是一种刺激。我便请她谈谈新疆的好处。
      她说,在新疆容易有钱。生意好做,钱容易赚。另外,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用天然气取暖,加做饭,一年的费用也就是二三百元钱。库尔勒城市很干净。“我们自己发电,亮化得很好。库尔勒是全国亮化得最好的城市”。“不象你们河南,用个小煤火取暖。屋里到处都是冷冰冰的。”
      我听得出来,她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外交辞令。她是真的相信新疆比全国的大多数地方要好。我没有去过库尔勒,当然更不了解这个地方。她在十多年前回舞阳县探过亲。但我认为,她对河南的了解至少是肤浅的。生活在河南的人应该知道,河南是个很厚重的地方。太简单地看待河南至少是不准确的。
      由此想到新疆人与内地人沟通的艰难。内地人D约很少能够深刻了解新疆。同样,新疆因为它面积的广大,生活在那里的人甚至连新疆全境都很难逛一遍,更不要说逛遍全国了。我甚至怀疑很多维吾尔族人没有到过内地。
      盲人摸象和夜郎自大是我想到的两个词。内地和新疆人身上可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六.新疆建设兵团与王震。

      上世纪五十年代,王震带领两个军进入新疆。新疆和平解放。在五十年代中期,王震带领的十万大军组建新疆建设兵团。兵团遍布全疆各地。新疆建设兵团对于新疆的稳定和巩固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新疆的面积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达到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基本上相当于内地五个省的面积。人口至今不到两千万。只在绿洲上有人居住。据说兵团的连队离团部的距离往往就是几百公里。这几百公里之间是寸草不生的。这样的地理特点与人居特点给社会秩序的有效统治带来很大难题。生活在一个绿洲上的人是很容易自高自大起来的。在历史上,西域是一个王国林立的地方。新疆建设兵团可能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王震在新疆和内地老百姓中的威望是极高的。据说很多人是高喊要王震爷爷回来的。也算一种民心所向吧。
      在清朝,有很多朝廷大员是主张放弃新疆的。应该说是左宗棠保全了新疆。在新中国,应该说是王震巩固了新疆。为人民立下丰功伟绩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08 编辑

      七.沙漠奇石

      在乌鲁木齐市的一个综合市场里,有一个玉石市场。规模挺大的。那里有很多碧玉出卖。也有标和田玉的。但据一些人介绍,和田籽玉很难得。这里标和田玉的往往不真。我是连石与玉都难以分清的人。对于玉咱还是免看了吧。当然也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
      倒是那些沙漠奇石更让我叹为观止。石头所含物质明显不同,又有各种奇形怪状。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天工惊叹不止。在沙漠奇石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这些东西其实更适合用照相或录像的方法来直观表现。文字是不能表现出它的美丽与出众的。
     有一种称作硅化石的石头。明显地可以看出石头由整棵树木变化而来。这种硅化石在其他地方我没有见到过 。
     奇石的品种非常多,显示了新疆地理环境的多样化。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很多东西你只有亲眼见到了,亲身经历了,你才能感受到那份惊奇和震撼。
      八.哈萨克牧民

      在乌鲁木齐的南北一百公里的天山上,我们都开车走了走。那里都有放牧的牧民。山羊,绵羊,牛,骆驼,马都有。据说哈萨克牧民住的地方称为毡房。那是与蒙古包相似的可以轻易移动的房子。据当地人介绍说,在新疆放牧的大多都是哈萨克族,他们仍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并且思想很单纯。据说他们“就想放羊”。有种更极端的说法是,他们甚至更喜欢物物交换,而不喜欢钱币。
      因为他们是牧民,以地作床,以天为房,我是相信他们身上有更多的野性的。
      对于哈萨克牧民的日常食品香囊,新疆的汉人也是颇多微词的。那种香囊据说四周围以牛粪,点燃牛粪烘烤而成。很多人认为它不卫生。
      苏联解体后,成立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与新疆接壤。据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欢迎在新疆的哈萨克牧民回国。但很多回去的人又回到了新疆。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哈萨克斯塔共和国更贫穷。
      一个资料上介绍说,乌鲁木齐市1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1度,12月份-9度,1月份-10.4度,2月份-5度。按照通常的观点,这种自然环境是恶劣的。搭个帐篷在冰天雪地里可能也不能算享受。
      新疆因为属于资源型经济,更容易产生超级富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对于新疆的普通农牧民来说不知道能不能享受得到,或者说能够享受到多少。显然,这些民族缺少文化和教育,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他们可能更容易处在社会的下层。
      一个学者在介绍美国时说到,美国的社会体制使各个阶层民众的声音在国会中都能得到传播和体现。因此,美国的国家政策处在不断的调整中,各个阶层的利益也处在不断的调整中。自美国建国以来,没有像中国那样频繁地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能够兼顾各方利益是美国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9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09 编辑

      九.新疆的瓜果

      在哈密,我们购买哈密瓜。一个朋友问多少钱一斤,回答是一斤一元。“能不能便宜点?”回答是一斤八角。新疆人说的一斤指的是一公斤。我们买的哈密瓜是四角一斤。非常甜非常漂亮的瓜。同行的人都感到价钱很低廉。
      在吐鲁番,我们经过葡萄沟景点。那是五A级旅游景区。但我们没有时间游玩。住宿吐鲁番时,晚上我和一个朋友在街上逛,那里有一条街搭的都是葡萄架,上面长满了葡萄。非常漂亮。但因为在国庆节前夕,加上前不久众所周知的事件,我们根本不敢在大街上久留。葡萄架下的甜美和浪漫是享受不到了。
      新疆的葡萄品种很多,大多都很甜。这也可能是新疆人最引以自豪的地方之一。
      十.结束的话
      现在我只能说曾经去过新疆。至于对它的了解根本谈不上。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到那里去。
      新疆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有四十七个民族,面积占中国面积的六分之一,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建设兵团现在已经有了二百多万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穷人和富人可能还要共同生活。
      新疆十日行,我不太会客观描写看到的景物,我只能谈一些我在旅途中的体会和思考。当然,新疆之行我还了解一些更多的东西,因为不适合写在这里,就不写了。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3:10 编辑

骑行记:19400公里*游戏规则

      2009年9月27日,星期日,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九千四百公里。
      快国庆六十周年大庆了,各地各级对上访事件都要求很严。很多地方以零上访为荣。于是很多地方突击处理上访问题。花钱买平安大约是常事。
      一个学者在讨论新疆的问题时,谈到那种势力的坐大其实有一个过程。“是是是,非是非”这样简单的问题在很多时候都分不清楚。没有官员敢分清。遇到矛盾绕着走,结果矛盾越积越多,以至于到最后难以收拾。
      法律与政策,当然是政策用起来更顺手。但用法律来解决一些矛盾可能会更长久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异于扬汤止沸。
      人治与法治,许多时候还是习惯于人治。
      涉法上访事件现在是越来越多。固然有司F队伍的问题,其实上访体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人说,中国的信访体制是在法律框架之外创建了一种新的矛盾解决机制,它事实上破坏了法律在解决纠纷中的终局性。而且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信访当事人的诉求更容易得到满足。
      有了游戏规则,大家都应该遵守,这样基本的东西还没有深入人心。程序的正当性和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美国总统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台。所谓水门事件,就是尼克松的手下在反对党的总部安了**装置。毛先生对此很不以为然,说:“难道统治者不允许统治吗?”这反映了中国与美国的极大不同。
      中国是大国,很多问题不能不摸着石头过河。但人类文明的一些成熟的优秀的东西还是应该拿来用一用,比如法治。
      坐而论道没有什么意思。但看到了一些东西,“位卑未敢忘忧国”,还是想说一说。虽然说得含糊其辞。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