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桃之夭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途识中药------转汝州户外水中望月的帖子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2-2-15 09: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非常好,顶出来再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09 | 只看该作者



【药名】接骨木
【别名】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陕西]
【来源】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甘、苦,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
【发现地点】2011年5月28日于鲁山县珍珠潭。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10 | 只看该作者

【药名】蒲黄
【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
【来源】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5~9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发现地点】2011年7月9日于禹州市药用植物园。
【摘录】《中国药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11 | 只看该作者

【药名】蒲黄
【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
【来源】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5~9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发现地点】2011年7月9日于禹州市药用植物园。
【摘录】《中国药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13 | 只看该作者

【药名】蜈蚣
【别名】百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百脚
【来源】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的干燥体。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g。
【注意】孕妇禁用。
【发现地点】2011年7月14日于汝州市区。
【摘录】《中国药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16 | 只看该作者

【药名】玉簪
【别名】白玉簪、白鹤花、玉簪花、玉泡花、白鹤草
【来源】百合科玉簪属植物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以全草、根和花入药。
【性味】甘、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
根、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根:外用治乳腺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结核,疮疡肿毒,烧烫伤。
叶:外用治下肢溃疡。
花:清咽,利尿,通经。用于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痛经;外用治烧伤。
【用法用量】
根: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捣烂取汁滴耳中。
叶:鲜叶浸入菜油中数天,然后用此叶贴患处,每天换药一次。
花:1~2钱。外用适量。
【发现地点】2011年8月16日于汝州市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17 | 只看该作者

【药名】狗尾草
【别名】莠、莠草子、莠草、光明草、阿罗汉草、狗尾半支、谷莠子、洗草、大尾草、大尾曲、毛娃娃、毛嘟嘟、毛毛草
【来源】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的全草,花穗、根和种子亦入药。
【性味】味甘;淡;性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明目;解毒;杀虫。主风热感冒;黄疸;小儿疳积;痢疾;小便涩痛;目赤涩痛;目赤肿痛;痈肿;寻常疣;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鲜品可用一对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发现地点】2011年8月18日于汝州市区。
【摘录】《中华本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17 | 只看该作者

【药名】紫薇花
【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佛相花、满堂红、怕痒花、猴刺脱、紫梢、痒痒花、宝幡花、五爪金龙、狗骨头、紫金标、紫兰花、阿米荼、紫荆花、紫金花、蚊子花。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的花。
【性味】味苦;微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上血。主疮疖痈疽;小儿胎毒;疥癣;血崩;带下;肺痨咳血;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服。
【发现地点】2011年8月18日于汝州市区。
【摘录】《中华本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18 | 只看该作者

【药名】丝瓜络
【别名】天萝筋、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丝瓜瓤、千层楼、丝瓜布。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4.5~9g。
【发现地点】2011年8月18日于汝州市区。
【摘录】《中国药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19 | 只看该作者


【药名】石榴皮
【别名】石榴壳(《雷公炮炙论》),酸石榴皮(《肘后方》),安石榴酸实壳(《别录》),酸榴皮(《纲目》),西榴皮(《闽东本草》)。
【来源】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 的干燥果皮。
【性味】酸、涩,温。
【归经】归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3~9g。
【备注】(1)石榴皮碱中毒时,能引起发热、头晕、视物模糊、蚁走感、恶心、呕吐,甚至可招致弱视、腓肠肌痉挛,全身搐搦而虚脱。解决方法:给服通用解毒散或碘酊1毫升,加水至100毫升,洗胃,给与泻盐。抽搐可用巴比妥类,头痛可用阿司匹林,对症治疗。
【发现地点】2011年8月18日于汝州市区。
【摘录】《中国药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