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桃之夭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途识中药------转汝州户外水中望月的帖子

[复制链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马勃
【别名】灰包、马粪包。
【来源】为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大马勃Calvatia gigantea (Batsch ex Pers。)Lloyd.或紫色马勃Calvatia lilacina (Mont. etBerk.)Lloyd 的干燥子实体。

【性味】辛,平。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止血。用于风热郁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1。5~6g。外用适量,敷患处。
【发现地点】2010年10月4日于湖北武当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火棘
【别名】火把果、救军粮、救兵粮、救命粮、赤阳子、红子、豆金娘、水搓子。
【来源】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P. crenatoserrata (Hance) Rehd.],以果实、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果,冬末春初挖根,晒干或鲜用,叶随用随采。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
    果: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
    根:清热凉血。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
    叶: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果:1两。根:0.5~1两。叶:外用适量。

【发现地点】2010年10月4日于湖北武当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野菊花
【别名】野菊、野同志、苦薏。
【来源】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发现地点】2010年10月23日于大峪老潘寨。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鬼箭羽
【别名】卫矛、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 的带翅嫩枝或枝翅。

【性味】苦、辛,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用于癥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9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发现地点】2010年10月23日于大峪老潘寨。
【摘录】《中华本草》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6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蜣螂
【别名】天社、转丸、弄丸、推丸、胡蜣螂、推车客、天水牛、推屎虫、黑牛儿、铁甲将军、大乌壳硬虫、夜游将军、屎蜣螂、滚屎虫、车屎客、牛屎虫、推车虫、大将军、触角牛、粪球虫、铁角牛。
【来源】为金龟子科动物屎壳螂Catharsius molossus L.的全虫。

【性味】咸,寒;有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破瘀,定惊,通便,散结,拔毒去腐。用于癥瘕,惊痫,噎膈反胃,腹胀便秘,痔漏,疔肿,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研末,1-2g。外用:研末撒、调敷或捣烂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及孕妇禁服。
【发现地点】2010年10月23日于大峪老潘寨。
【摘录】《中华本草》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凤尾草
【别名】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

【性味】淡、微苦,凉。
【归经】归大肠、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1)用于痢疾、腹泻,可配合辣蓼、马齿苋等药同用;治疗小便淋痛不利、湿热带下,可配萹蓄、瞿麦、海金沙、碎米荞等同用。用于咽喉肿痛,可配大青叶、板蓝根等药同用;用于尿血、便血、痔疮出血,可配侧柏叶、大蓟、小蓟、藕节炭、蒲黄炭、等药同用。配合半枝莲、半边莲、藤梨根等药,用于胃癌、肠癌等症。配合垂盆草、田基黄、平地木、蒲公英、金钱草等药,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发现地点】2010年10月31日于南召县小华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商陆
【别名】花商陆、见肿消[贵州、云南]、土冬瓜、抱母鸡、土母鸡、地萝卜、章柳、金七娘、莪羊菜、山萝卜[云南、四川、广西、福建]。
【来源】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干燥根。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归肺、脾、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3~9g。外用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涂敷。
【注意】孕妇禁用。

【备注】
(1)对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者,常与甘遂、大戟等配伍应用。用新鲜商陆,酌家食盐,捣烂外敷,可治疮疡肿毒,有消散作用。
(2)往往有人误用本品有补益作用,取名土人参,采集服用,以致发生中毒事故,必须加以注意。
【发现地点】2010年10月31日于南召县小华山。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结香
【别名】野蒙花、新蒙花。
【来源】瑞香科结香属植物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以根与花入药。夏秋采根;春季采花,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
根: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花:祛风明目。用于目赤疼痛,夜盲。
【用法用量】根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花2~3钱。
【发现地点】2011年3月18日于汝州市煤山公园。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6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菥蓂
【别名】大荠、蔑菥、大蕺、马辛、析目、荣目、马驹、老荠、郭璞注、遏蓝菜、花叶荠、水荠、老鼓草、瓜子草、苏败酱。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的全草。

【性味】苦;甘;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目赤肿痛;肺痈;肠痈;泄泻;痢疾;白带;产后瘀血腹痛;消化不良;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鲜品加倍。
【发现地点】2011年5月7日于嵩县白鹰河。
【摘录】《中华本草》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7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冷水丹
【别名】高足细辛
【来源】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或酒炒研末。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寒疼痛,心前区痛,关节疼痛。外用治疮疡。
【用法用量】0.5~1钱,水煎服,或研粉冲服。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发现地点】2011年5月7日于嵩县白鹰河。

【注意】小儿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