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桃之夭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途识中药------转汝州户外水中望月的帖子

[复制链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71#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 、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
【性味】辛,温。
【归经】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1~3g;外用适量。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发现地点】2011年5月14日于栾川县老君山。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72#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九节菖蒲
【别名】菊形双瓶梅、太原菖、京菖蒲、陕西菖、节菖蒲、小菖蒲。

【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Mey.,以根状茎入药。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有开窍除痰、安神醒脾的功能。用于热病昏迷、癫痫、神经官能症、耳鸣耳聋、胸腹胀闷、食欲不振。外用治痈疽疮癣。
【用法用量】1.5~7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末调敷。
【发现地点】2011年4月22日于嵩县白云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7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蛇莓
【别名】蛇泡草、蛇盘草、蛇果草、龙吐珠、宝珠草、三匹风、三叶莓、地杨梅、三爪风、三爪龙、三脚虎、红顶果。
【来源】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Fock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洗净晒干。
【性味】甘、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白喉,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月经过多;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伤,眼结膜炎,疔疮肿毒,带状疱疹,湿疹。亦可试治癌症。并可用于杀灭孑孓、蝇蛆。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
【发现地点】2011年5月28日于鲁山县珍珠潭。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74#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山莓
【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
【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 F.,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自春至秋可采叶,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根:苦、涩,平;叶:苦,凉。
【功能主治】根:活血,止血,祛风利湿。用于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叶:消肿解毒。外用治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根0.5~1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发现地点】2011年5月28日于鲁山县珍珠潭。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7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草莓
【别名】荷兰草莓、凤梨草莓。
【来源】为蔷薇科草莓属植物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的成熟果实。

【性味】性凉,味酸甘。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凉止渴,健胃消食。主治口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根0.5~1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内服:作食品。
【发现地点】2011年5月15日于望嵩果园。
【摘录】《中药大辞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7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虎杖
【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性味】微苦,微寒。
【归经】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
【注意】孕妇慎用。
【发现地点】2011年5月28日于鲁山县珍珠潭。
【摘录】《中国药典》


32

主题

2745

帖子

3537

积分

博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37
77#
发表于 2011-6-10 0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祖国大地山水好,一草一木尽是宝!学习水中望月的帖子,倍感该学的东西还很多!感谢桃之夭夭的介绍!

29

主题

2645

帖子

4941

积分

硕士生导师

Rank: 8Rank: 8

积分
4941
QQ
78#
发表于 2011-6-10 11:28 | 只看该作者
崇拜   学习  

207

主题

2518

帖子

3297

积分

博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97
QQ
79#
发表于 2011-6-10 11:3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桃之夭夭
大家最好把自己认识的都整理一下发出来
共同学习
建议在野外千万不要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菜

22

主题

694

帖子

1458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458
80#
发表于 2011-6-10 11:42 | 只看该作者
真不少,就是记不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