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桃之夭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途识中药------转汝州户外水中望月的帖子

[复制链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36 | 只看该作者

【药名】防风
【别名】铜芸(《本经》),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吴普本草》),屏风(《别录》),风肉(《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的干燥根。
【性味】辛、甘,温。
【归经】归膀胱、肝、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用法用量】4.5~9g。
【发现地点】2011年10月22日于大峪乡老潘寨。
【摘录】《中国药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38 | 只看该作者

【药名】赤瓟
【别名】气包、赤包、山屎瓜、赤雹、屎包子、山土豆、赤包子。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Thladiantha dubia Bunge.的果实。
【性味】味酸、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祛痰,利湿。主反胃吐酸,肺痨咳血,黄疸,痢疾,胸胁疼痛,跌打扭伤,筋骨疼痛,闭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发现地点】2011年11月19日于南召县五朵山。
【摘录】《中华本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39 | 只看该作者

【药名】粉防己
【别名】汉防己、白木香。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根。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风湿痹痛、湿疹疮毒、高血压症。
【发现地点】2011年11月19日于南召县五朵山。
【摘录】《中药大辞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40 | 只看该作者

【药名】荠菜
【别名】枕头草、粽子菜、三角草、荠荠菜、菱角菜、地菜、上巳菜。
【来源】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Medic.,以全草入药。春末夏初采集,晒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
【用法用量】0.5~2两。
【发现地点】2012年2月23日于汝州市焦村乡张村。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41 | 只看该作者

【药名】伏地菜
【来源】为紫草科附地菜属植物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拔取全株,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胃痛,吐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1~2钱,研粉冲服3~5分。外用适量,捣烂涂患处。
【发现地点】2012年3月11日于汝州市南大河。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42 | 只看该作者

【药名】鼠妇
【别名】潮湿虫、潮虫、地虱婆
【来源】为平甲虫科动物平甲虫Armadillidium vulgare (Latreille)或鼠妇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的干燥虫体。春、夏、秋三季捕捉,用铁锅炒干,或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
【性味】酸,温。
【功能主治】利咽止痛,破瘀利水。用于慢性气管炎,术后疼痛,牙痛,口腔炎,鹅口疮,咽喉肿痛,小便不利,闭经。
【用法用量】1.5~3分(0.5~1克),研粉服。
【发现地点】2012年3月7日于汝州市区。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44 | 只看该作者

【药名】老鸦瓣
【别名】光慈姑(《河南中药手册》),老鸦头、棉花包(《植物名实图考》),毛地梨(《中国药植志》),光菇(《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山蛋(《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光慈姑)Tulipa edulis(Miq.)Baker.的鲜茎。
【性味】甘,寒,有毒。
    ① 《植物名实图考》:“味甘,性温。”
    ② 《岭南采药录》:“味甘淡,性平。”
    ③ 《湖南药物志》:“甘,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瘀滞。
  ① 《岭南采药录》:“治瘰疬结核,痨伤,和猪肉煮食。”
    ② 《河南中药手册》:“败毒。治产后血闷攻心。”
    ③ 《中药材手册》:“行血,解百毒,消肿,下石淋。治痈疽,产难,胞衣不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发现地点】2012年3月17日于汝州市大红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45 | 只看该作者

【药名】白头翁
【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
【性味】苦,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
【用法用量】9~15g。
【发现地点】2012年3月17日于汝州市大红寨。
【摘录】《中国药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46 | 只看该作者

【药名】泥胡菜
【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患处。
【发现地点】2012年3月17日于汝州市大红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47 | 只看该作者

【别名】卵子草、石补钉、双铜锤、双肾草、桑肾子
【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re [V. agrestis sensu Miq. non L.],以全草入药。春夏秋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理气止痛。用于吐血,疝气,睾丸炎,白带。
【用法用量】0.5~1两。
【发现地点】2012年3月29日于汝州市煤山公园。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