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桃之夭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途识中药------转汝州户外水中望月的帖子

[复制链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薤白
【别名】野薤、野葱、薤白头、野白头。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用法用量】5~9g。

【发现地点】2010年4月25日于大峪乡祖师顶。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天南星
【别名】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

【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3~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发现地点】2010年6月5日于嵩县木札岭。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灯台莲
【别名】路边黄、蛇包谷、老蛇包谷。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灯台莲Arisaema sikokianum Fuanch.et Sav.var.settatum(Makino)H**.-Mazz[A.sazensoo var.serratum Makino]或全缘灯台莲Arisaema sikokianum Franch.et Sav.
的块茎。

【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熄风止痉,消肿止痛。用于痰湿咳嗽,风痰眩晕,癫痫,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痈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醋调敷。
【注意】阴虚燥咳及孕妇禁用。

【发现地点】2010年6月5日于鲁山县尧山。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黄精
【别名】老虎姜。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茎。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15g。

【发现地点】2010年6月5日于嵩县木札岭。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地星
【别名】地蜘蛛、米屎菰。
【来源】为真菌类担子菌纲地星科地星属植物硬皮地星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的子实体和孢子。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肺热,活血,止血。用于支气管炎,肺炎,咽痛音哑,鼻衄;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钱;外用孢子粉适量撒敷伤口。
【发现地点】2010年6月5日于嵩县木札岭。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黄药子
【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
【来源】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

【性味】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发现地点】2010年6月5日于嵩县木札岭。

【注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本品块茎和零余子,含有毒成分,服过量可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瞳孔缩小,严重的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和心脏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饮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亦有用绿豆汤内服;或用岗梅半斤,清水5碗煎至2碗饮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四照花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DC.)Fang var.chinensis(Osborn)Fang[Cornus kousa Harms ex Diels;C.kousa Hance var.chinensis Osborn]的叶、花。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用于痢疾,肝炎,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调敷。
【发现地点】2010年6月5日于嵩县木札岭。
【摘录】《中华本草》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地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别名】地黄、野地黄、酒壶花、山菸根
【性味】鲜地黄:甘、苦,寒。
            生地黄:甘,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用法用量】鲜地黄:12~30g。生地黄:9~15g。
【发现地点】2010年4月5日于鲁山县画眉谷。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洋地黄
【别名】毛地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的叶。
【性味】味苦;性温。

【归经】归心经。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用于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粉剂,每次0.1-0.1g,极量0.4g。或制成片剂、注射剂用。
【注意】用量的个体差异很大,必须根据患者的反应以确定剂量。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强心剂。用于兴奋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使收缩期的血液输出量增加,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脉水肿患者有利尿作用。
【发现地点】2010年6月13日于江西庐山。
【摘录】《中华本草》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红花
【别名】草红花

【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
【性味】辛,温。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3~9g。

【注意】孕妇慎用。
【发现地点】2010年6月19日于汝州市郊。
【摘录】《中国药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