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桃之夭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途识中药------转汝州户外水中望月的帖子

[复制链接]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醉鱼草
【别名】闹鱼草、鱼尾草、痒见消、铁线尾
【来源】为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带根的全草及叶、花入药。
【性味】微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散瘀,杀虫。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哮喘,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并作杀蛆灭孑孓用。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家畜食多量时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震颤等中毒现象。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大量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肌注维生素B1。

【发现地点】2010年6月26日于卢氏县玉皇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射干
【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
【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 chinensis (L.)DC.的干燥根茎。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3~9g。
【发现地点】2010年8月1日于汝州市郊。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车前子
【来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甘,微寒。
【归经】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9~15g,入煎剂宜包煎。
【发现地点】2010年7月31日于汝州市荆河湿地。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金沸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或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苦、辛、咸,温。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痰壅气逆,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外治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4.5~9g。外用鲜品适量,捣汁涂患处。
【发现地点】2010年7月31日于汝州市荆河湿地。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景天三七
【别名】费案、土三七、八仙草、血山草、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晒不干、吐血草、见血散、活血丹、墙头三七、养心草回生草、九头三七。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或横根费菜S. kamtschaticum Fisch.的根或全草。

【性味】甘、微酸;平。
【归经】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斑,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心悸,失眠,疮疖痈肿,烫火伤,毒虫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鲜品绞汁,30-60。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敷。
【发现地点】2010年7月11日于嵩山。
【摘录】《中华本草》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柳叶菜
【别名】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南]。
【来源】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Epilobium hirsutum L.,以花、根、带根全草入药。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
花:清热消炎,调经止带,止痛。用于牙痛,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月经不调,白带过多。
根:理气活血,止血。用于闭经,胃痛,食滞饱胀。
根或带根全草:骨折,跌打损伤,疔疮痈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花2~3钱,根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粉调敷患处。
【备注】(1)湖南地区尚有用全草治水泻肠炎,用量1两,水煎服。
【发现地点】2010年7月11日于嵩山。
【摘录】《中华本草》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绿衣枳壳
【别名】枸橼、臭橼、枳、枸橼李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Poncirus trifoliata(L.)Raf.的果实。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用于胸腹痞满胀痛、食积不化、痰饮、胃下垂。

【发现地点】2010年8月1日于汝州市南大河。
【摘录】《中药大辞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之夭夭 于 2011-6-9 23:30 编辑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枳实
【别名】鹅眼枳实。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的干燥幼果。
【性味】苦、辛、酸,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3~9g。
【注意】孕妇慎用。

【发现地点】2009年9月15日于蟒川镇寺上村。
【摘录】《中国药典》



【药名】枳壳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性味】苦、辛、酸,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用法用量】3~9g。
【注意】孕妇慎用。

【发现地点】2009年9月15日于蟒川镇寺上村。
【摘录】《中国药典》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慈姑
【别名】藉姑、槎牙、茨菰、白地栗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
【性味】味甘、微苦、微辛,微寒。
【归经】归肝、肺、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活血凉血,止咳通淋,散结解毒。用于产后血闷,胎衣不下,带下,崩漏,衄血,呕血,咳嗽痰血,淋浊,疮肿,目赤肿痛,角膜白斑,瘰疬,睾丸炎,骨膜炎,毒蛇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汁沉淀后点眼。
【注意】孕妇慎服
【发现地点】2010年7月31日于汝州市荆河湿地。
【摘录】《中华本草》


9

主题

872

帖子

216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160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桃之夭夭 的帖子


【药名】泽泻
【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
【来源】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Juzep.的干燥块茎。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用法用量】6~9g。
【发现地点】2010年7月31日于汝州市荆河湿地。
【摘录】《中国药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