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行记﹝400公里---20000公里﹞

[复制链接]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7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2 编辑

骑行记:17000公里*羊头狗肉

       2009年5月31日,星期天,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公里。
      我应该再重复一下,我写在网上的东西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既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文采。我只不过养成了习惯,愿意随便敲几行文字。对网站又有一定的忠诚,习惯于在熟悉的地方发出来。既无功利之心,又无哗众取宠之意。不喜欢的朋友尽可不看。也免得我老有愧疚之心。
      2009年5月22日至26日,因事开车去了一次北京。算是又一次到了北京。北京的特点便是变化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化。
      在石家庄住一晚。石家庄给人的感觉是很不发达,好像连郑州都不如。
      在2009年度,我准备骑行六千公里。现在五个月了,骑行了三千公里。也算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前半年的目标。当然这样计算里程没有多大意义,但它的确促进了我的骑行活动。虽然我的骑行目标一直很微小。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3 编辑

骑行记:17100公里*麦收

       2009年6月4日,星期四,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一百公里。
       六月一日前后就开始收麦了。现在都用收割机,已经见不到用镰刀割麦了。收麦速度很快。到地里看一看,一天一个样。农村的机械化将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中国的人口负担太重,不然的话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能会更快一些。
      有人是把现在的中国比作康乾盛世的。一个没有战争的时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会越来越高。
      中国的确需要一个相对长的稳定地发展环境。毕竟,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颇有一些仇富和仇官的社会现象。一种观点说,仇富的人是难以变成富翁的,因为他心态不正确。过去讲“见贤思齐”,现在要“见富思齐”。仇富有什么用?
      但也应该承认,中国的问题富豪和问题官员确实太多了一点。多到了社会难以容忍的程度。
      韩国的前总统是跳崖自杀了。他的问题主要是腐败问题,他和他的家人接受了一些财团的钱财。在中国,有招商引资的地方,有减免税的地方,几乎很少不发生****的。而且还会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衣。看一看一些政府官员对外来投资者的重点保护就很清楚了。里面很少没有权钱交易的。
      在中国,官员和生意人结合以后更容易迅速致富。有钱以后,黑恶势力也更容易形成。现在不是有很多人要拿钱砸倒一切吗?
      英国的财富积累是建立在贩奴和掠夺海外殖民地的基础上的。美国的发展则得益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第一捅金的取得往往非常不易,而且很容易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原始资本的积累充满了罪恶。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3 编辑

骑行记:17200公里*高考舞弊

      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二百公里。
      今天下午五点半,在三高东贾鲁河大桥集合后,共七人骑行了西华营。骑行还是应该不断坚持。
      前几日的高考中,西华发生舞弊案。据说有人用高科技的手段作案。有一名副校长大约是被刑拘了。他应该是很后悔有作B事件的发生。
      人是应该有畏惧之心的。不受监督的人是没有的。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7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5 编辑

骑行记:17300公里*不差钱

       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三百公里。
      下午五点半在三高东贾鲁河大桥处集合后,共九名骑友骑行了西华营。往返四十公里。这个骑行活动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随着骑友的增多,骑行活动是越来越活跃。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目前的中国属于现代化建设的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就应该建立福利国家的模式。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在建立福利国家模式上所做的努力。比如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居民的储蓄率一直是比较高的。有人便说是中国人不会花钱,不知道花钱。其实这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过去一个皇帝听说老百姓没有米面吃,便说:“何不食肉糜?”他很奇怪老百姓为什么不吃肉。
      在1990年前后,中国还在实行肉票和粮票制度。可见那时候的粮肉供应还很不充足。离现在还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美国现代化的发展,基础设施方面主要靠了交通业和信息业的发展。美国本身国土广大,交通业的发达使物畅其流,人畅其流。信息业的发达使全国形成了一个大的市场,商品交换成为可能和必要。工商业的发达促进了美国的现代化。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美国很重视国民的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美国早就实行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义务教育,使希望学习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储备是科技创新成为可能。美国一直走在世界科学技术的前列不是偶然的。
      在中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好像主要为了收钱。西华县的几所高中,平价生的比例所占很小。大部分高中生要缴高额学费才可以上学。据老百姓推测说,教育局修教育大道花费的钱都来源于高价学费。很多东西又不透明,也没有必要向普通百姓交待,谁知道?
      在这次周口市纪检会集中查办案件中,几个县的教育系统都查出了问题不是偶然的。
      在中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外贸和内需。中国的内需市场一直没有启动起来。中国人有钱,但又没有钱。中国很多人的生活一直处于不太有保障的地步。比如养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能做到“老有所养”还不太容易。又比如生病住院,一年挣的钱,住到医院里用不了一个月可能就花光了。一个神经正常的人敢不存几个钱备用?
      中国政府现在的努力其实都为了解除老百姓生存上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了,还有谁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哪几个利息?
      赵本山在春节晚会上演出了小品《不差钱》。“不差钱”三个字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敏感性。
      中国的经济阶层是越分越细了。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在某些方面“不差钱”了。但因为消费的方面更多,方式更多,更多的人还是会感觉到越来越“差钱”了。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7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5 编辑

骑行记:17400公里*生日快乐

       2009年6月15日,星期一,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四百公里。
      阳历六月十五日,是我的生日。几十年前的今天,我作为一个生命来到世界上。没有紫气东来,没有祥云缭绕。我在平庸中度过了几十年。
      有生日蛋糕,有荤菜有素菜,有白酒有啤酒。生日快乐。
      生活中有很多痛苦,也有很多惭愧。古人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是“一屋难扫”。自己的人生既不成功,更不辉煌,自顾尚难,何谈其他?
      我因为爱写几句狗屁文字,常常是谈古论今,评点天下的。很多时候想起来既可笑,又羞惭。自己的事情都搞不明白,还有何面目在那里坐以论道?
      生命在继续,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下去的。
      几十年的岁月过去了,至今尚能吃,尚能睡。好歹也算个有钱有闲的人。比如尚能花近千元买个捷安特自行车,整天玩有钱人玩的时尚游戏——骑单车啊。也算有闲吧,几乎天天都可以上网休闲一下。起码说明生活尚算安定,情绪还算平静。
      很多时候想起《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自得其乐,苦中作乐。
      生日了。祝自己生日快乐。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7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6 编辑

骑行记:17500公里*娲城骑行队

      2009年6月17日,星期三,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五百公里。
      经过广大骑友的协商,西华骑行队的名字正式命名为“娲城骑行队”。有阳雪负责制作了队旗。西华算正式有了骑行组织。这是西华骑友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集体骑行能够不断提升自己,鼓励自己,鞭策自己。愿西华的骑行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好。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7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7 编辑

骑行记:17600公里*郑州比赛

       2009年6月20日,星期六,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六百公里。
      今天早晨四点半,西华的骑友南飞雁,阳雪,燃情岁月,寒夜独行,胡哥,大老鞭,大侠和另外一个朋友共八人骑行去郑州参加美丽达举行的自行车比赛。滑孜本来已经报了名,因临时有事没有去成。这次西华有五人参赛,另外三人是拉拉队员。
      我本来也是要去当拉拉队员的。但因为担心天气太热,加上我一贯是疲牛骑手,速度极慢,恐怕拉了全队的后腿。思虑再三,决定退出此次活动。早晨陪他们骑行至扶沟后返回。
      这也是娲城骑行队命名以后的第一次对外交往活动。愿西华的骑友取得好的比赛成绩。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7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7 编辑

骑行记:17700公里*西华法院网

      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七百公里。
      2009年6月23日,是西华县法院网开通的日子。它其实是中国法院网的一个子板块。现在网站很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对于西华法院来说,开一个网站也是一个很大的事情。
      法院开网站本来是很容易办成一个人气很旺的网站的。法院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是很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在信息的来源上天然具有优势。象西华法院,每年办理的案件在一两千件之间,会涉及到很多家庭。单是把这些案件的关系人招引到网上,就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不要说普通爱看热闹的人了。
      但法院网毕竟是官办网站。可能不会简单地以人气论英雄。想让一个官办的网站牛气冲天恐非易事。
      法院判决书上网绝对是一件好事情。以公开促公正。但判决书上网对于许多法官来说并无太大动力。能显示法官水平的是那些复杂疑难案件的判决书,但这样的案件往往会有争议。好不容易平息下去的矛盾,谁还会轻易把它翻腾出来?
      法院网上往往也没有论坛,或者它的论坛管理非常严格。其实一些案件的处理是可以有不同声音的。就像合议庭评议案件和审委会讨论案件一样,有不同意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网上为什么不能有不同看法?
      西方的裁判文书往往把法官的自由心证过程也写出来。一篇判决还会体现法官的价值取向。说理部分也比较充分。但中国的法官可能更喜欢用抽象的语言来表述观点。
      在每篇判决书后其实是应该允许评论的。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可以有争论,这是更好的一种普法形式。有时想想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是一种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得很好的形式。法律既深奥,又繁琐,法官又不敢在判决书中长篇大论地说理,你让普通老百姓怎么信服法院?信服判决?
      法院网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会有一部分人一试身手。
      西华法院网开通了。作为西华法院的一员,我祝贺西华法院网的开通。也许有一天,我所撰写的判决书会通过这个网站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那时还要请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啊。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7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8 编辑

骑行记:17800公里*实事求是

      2009年6月26日,星期五,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八百公里。
     下午共六名骑友骑行了聂堆到西华营环线,里程五十公里。
近日天气极热。昨天去郑州,天气预报说气温达到四十一度九。西华的气温也达到39度。好在现在空调多少有点普遍,许多人还算能够忍受。
      实事求是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造假,连原来认为不该造假的行业也在造假。领导登高一呼,下面应者云集。领导一号召,成绩就出来。想多少百分比就多少百分比。集体做假的结果,掩盖了矛盾,使许多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下面的数字都是假的,领导决策会正确?
      瞒和骗这种事情,可能是上下都心照不宣的。有些做假的东西连常识都不顾了,领导会看不出来?这样弱智的人会当上领导?大约只有一种解释,“劲可鼓不可泄”,有人需要这种气氛。
      想起大跃进中放卫星的事情。荒唐的事情还在继续。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昨日在郑州购买了几本书。《中国人史纲》,《中国丑史》,《国富论》,《茅于轼全集》。现实中的事情无能为力,只好读一点书,自娱自乐吧。“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8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7 11:49 编辑

骑行记:17900公里*医生与法官

       2009年6月30日,星期二,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七千九百公里。
      医生是给人治病的,法官给社会治病。从某些方面说,医生与法官有相通之处。
      医生的权力极大。什么达官贵人,妙曼女郎,进了医院,医生想割哪里就割哪里,想摸哪里就摸哪里。当然这是有点夸张的说法。但一个病人进了手术室,生命的一半基本上就交给了医生。说医生能够“杀人于无形”,好像也不为过。
      过去医生开处方,字迹与天书无异。现在规范起来了,字才写得让人看清了。
      医生的手艺很有技术含量。而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病人怕医生不用心,于是红包横行。红包买的主要是医生的良心。
      法官的权力也极大。同样,法官的工作也有技术含量。法律条文有那么多,非专业人员恐怕没有一个愿意通读一遍的,更不要说理解与运用了。
      在是与非,多与少之间,法官有很大的决定权。这也是法官领域容易滋生腐败的一个原因。
      有人说,腐败就像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口口声声反腐败的人,要么没有条件腐败,要么是“打着红旗反红旗”。
      法官是经常容易听到假话的人。有人奉承法官,因为他有所求。有人夸大或编造事实,因为他要趋利避害。瞒和骗在司F领域司空见惯,毫不足奇。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于是,人民大众都有了对医生和法官监督的愿望和行动。
      病人的知情权现在是得到了重视。对法官的社会监督,特别是检察机关的监督,力度是越来越大了。
      当然,病人的知情权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医生在告知病人病情和治疗方案时,既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更要引导病人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如果什么都听病人的,还要医生干什么?医学是深奥和系统的科学,不是听到一点医学常识就可以做医生的。
      两年前,在周口中心医院,一个心脏病人做手术,请了北京的专家。手术的时候,病人的家属就在特制的玻璃窗外观看整个过程。结果,患者自己走上手术台,却被死着抬下来。死者家属不理解,聚了很多人在医院闹,去了很多警察在那里控制事态的发展。究竟是不是医疗事故,恐怕不能简单地以死了人来判断。因为有的心脏病人在不发病时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一旦发病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要了人命。手术同样存在风险。
      医生如果动辄得咎,恐怕会变得非常胆小。复杂一点的病号他可能都会拒之门外。高明的医生往往治死的病人更多,因为他多接的是疑难杂症。乡村的赤脚医生,一辈子也难见一个死去的病号。倒是301医院的教授们,看过的病号一个一个不断死去。
      法官处理社会纠纷,排除个人腐败的因素,有时他也是很难作决断的。因为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而去伪存真并不是一个很轻松的过程。何况法官有时还会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同样一个刑事案件,让不同的法官判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例如刑期长短会不同。一个民商事案件,不同的法官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判决。过去说,真理只有一个。但在司F领域,好像真理有时真的不是一个。
      对法官的监督如果太过苛刻,法官可能也会拒绝裁判,或者法官采取趋利避害的方式处理案件。处理着别人的纠纷,自己也陷进了纠纷,有几个法官愿意这样做?
      权力没有监督是绝对不行的。但象对医生和法官的监督,其实也需要一些沟通和交流。每个人都应该有畏惧之心,但也不应该在制度上把他们变成小脚女人。医生和法官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形作出决断和选择时,社会其实也应该对他们多一分宽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