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行记﹝400公里---20000公里﹞

[复制链接]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0 编辑

骑行记:14000公里*年度盘点


2008-12-31 21:25 

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公里。
再过几个小时就是2009年了,对即将过去的2008年做一个简单回顾。
在2008年里,我共骑行了8600公里。值得纪念的是在国庆长假期间与另外三位朋友骑车去了北京。这是我目前最大的骑行活动了。但骑行北京好像也很平淡。现在想想真的是不过尔尔。
在2008年的三月份,我的父亲去世了。对于父亲的去世,我一直有一种很痛心的感觉。我常常是隔很短的时间就独自一人骑车到父亲的墓地站一站。这样自己才多少有一点安心的感觉。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的开头《子欲孝而父不在》,但我无法写完这篇文章。父亲在世的时候,我并没有尽到什么孝心。我是家中的长子,认为自己该管家中的大事。结果是小事也没有管,大事也没有管,父亲就去世了。
出于个人的爱好,有时在网上写一点文章。其实这些东西也许根本算不上文章,既不注重文章结构,更不注重文采之类。能在网上发表自己想说的话,也算是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网络的存在,可能会深刻的改变社会。人人都有了话语权,言论将无法不自由。虽然人言轻微,但毕竟也是有了说话的机会。别人愿不愿意听,主要还在于你说得好不好。
对于骑行,我一直主张量力而为。我从来就不是什么猛驴,也不想做什么猛驴。我好像从来就不是什么狂热主义者。我曾经说过,要给自己的骑行活动不断升温,也会给它不断降温。我希望以平常心来对待骑行。“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常的东西才容易坚持,才容易持久。
每一百公里写一篇骑行记,对于我的骑行活动是有促进的,今后我将坚持下去,而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这件事。
2009年元旦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我们欢迎新年的到来。对于新年的到来,我是怀着“且喜且惧”的复杂心情的。但无论如何,人总是要往前走的,岁月的流逝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在自己身体还健康的时候,更多的关注一些健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坚守一下社会正义和公平。给亲人更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平常心,多一点平淡心。宠辱不惊,自取其乐。
别了,2008年。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0 编辑

骑行记:14100公里*新年感言

        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一百公里。
        2009年已经到来。在2009年里,希望自己能够骑行六千公里。到2009年年底的时候,骑行总里程达到二万公里。
       我也知道这样计算骑行里程没有多大的意义。我很想在骑行方面有些大的作为,但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是从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做起。如果有可能,自己也干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在做大事之前,还是从小事做起吧。
       在2009年元月3日到5日,我将以前写的《骑行记》都发在了《自行车旅行网》上。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对自己的骑行活动有些促进。最近也较多地在这个网站看有关骑行的文章,自己的感觉是热血沸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希望通过登陆这个著名的骑行网站,来不断放大自己的梦想。
       我没有太多的骑行经历,而又想把《骑行记》不间断地写下去,内容便不得不庞杂。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在2009年里,每骑行一百公里,我还会有一篇小文章出笼,而无论它会招来鲜花或者臭鸡蛋。
        2009年元月8日至10日,因办理一件事情,乘车出去了三天。行程为:8日:西华——许昌——平顶山——栾川。住宿栾川。9日,栾川——西峡——内乡——镇平——南阳。住宿南阳。10日,南阳——唐河——桐柏——信阳——罗山——光山——潢川——新蔡——周口——西华。车行一千多公里。
        这次出行,分别到达了伏牛山区,桐柏山区和大别山区。我还没有在山区骑行过。在这里我向在山区骑行过的朋友表达极大的敬意。
        信阳已经与周口有了很大的区别。那里多种水稻,很有些南方水乡的气氛了。
        在潢川,很多人家的院子里都已经挂出了腊肉。也有用羊肉和鸡子做的腊肉。而潢川离周口不过一百多公里,风俗习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周口,我从来没有见人家做过腊肉吃。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4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1 编辑

骑行记:14200公里*过年

     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农历腊月二十八,晴朗,有大风,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二百公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旧历的新年毕竟更象新年”。无论现在怎样喊与世界接轨,春节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比任何一个节日的影响都要大。
     人性可能真的具有两面性或者多面性。人们一方面要努力拼搏,拼命挣钱;另一方面,也会想方设法去休闲,去享受生活。
      平常人们都用阳历计算日子,但到了春节前后又往往忘了阳历,改用阴历计算日子了。
     县城里,春节期间最大的改变是大街上的人明显要比平常多许多。在外上学的学生,打工的人们都回到了家乡,也给家乡带来了不少新的气象。最起码街上的漂亮女孩子是明显多了起来。
      现在真是一个社会翻天覆地大变化的时代。昨天在一个朋友处翻看了一下《西华县志》,那是1993年编纂的书籍,上面有很多图片。只不过过去了十多年,县城的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与那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近几年的西华县城,就是一个大的工地,到处都在盖房子,到处都在修路。去年遇到一个在河南农业大学上大三的学生,他说只不过一个假期没有回家乡,他的高中同学约他到一个地方见面,他竟然找不到那个地方。可见县城的变化有多大。
      全国的很多城市好像也都在搞基本建设。2009年1月19日开车去郑州办理一件事情,走在京珠高速上,发现京珠高速两边在加宽四个车道。京珠高速建成也只不过几年的时间,现在已经不适应了,可见车辆的发展速度有多快。
      与京广铁路相平行,现在又在修快速客运铁路。铁路的修建要花很多钱。一方面社会发展有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现在是有了一些钱了。
      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好像也在建设,有些路段已经建成。这些工程非常需要资金,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无法想象的。
      稳定与发展确实是中国所需要的。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快速发展。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如果还能像这样发展几十年,无论它在世界的排名如何,美国和西方还真的会感到中国的威胁。
      有一种观点说,无论你喜欢或者仇视美国,但你不能轻视美国。对中国来说也一样。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国土面积又有这么大,又有一脉相承的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人如果再有钱的话,世界各国还真是不能小瞧中国。
      春节期间是人们的思想相互交流的时候。外出上学或者做工的人总会带来一些外面的新的思想。虽然现代传媒已经很方便思想的交流了,但是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对人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更直接。
      再过两天就是牛年了。祝愿各位朋友新春快乐,万事如意,牛年更牛。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4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2 编辑

骑行记:14300公里*县城年景

      2009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八,星期一,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三百公里。
      2009年2月2日,与骑友大锅骑车去了周口。到专卖店更换了车的后圈,整理了一下车子。骑车到周口行政新区看了看。行政新区建设的气派很大。旁边树的标语说,要打造周口市区新形象。对于这样的建设也不是很好作评论。毕竟看事情有很多角度,利与弊有很多时候也不是一下子说得清楚的。
      县城的过年从农历腊月二十就开始了,一直要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农耕年代,这个阶段是闲暇的时间。没有多少农活,大家便串一串亲戚,搞点自娱自乐。我不清楚在世界其他国家有没有象中国春节这样的节日。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这一天要麻烦灶王爷到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为了怕灶王爷说坏话,大家便不约而同的买些麻糖希望沾住他的嘴。中国人对神仙的态度其实是很有意思的。灶王爷是神仙,不可得罪,不能不上贡品。但人们在表示恭敬之外,还忘不了作弄一下他们心中敬畏的人。这实在是一种很有趣的心理状态。
      在过去,吃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因此,灶王爷是一个重要的神仙。祭灶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响器祭在鳖后头”。流传下来,在祭灶日很多家庭要放鞭炮。一直到正月初一,每天都会听到鞭炮声。
      “二十八,贴花花”。从这一天开始几乎家家都要贴上新年画了。有些商铺门面很大,大的对联早就出现了。
      腊月三十那一天,可能所有的家庭都要包饺子。在除夕夜,大家是一定要吃一顿饺子的。过去有句俗话说:“谁家过年还不吃一顿饺子啊”。当然,现在有不少的小孩子对饺子已经望而远之了。在县城里,近两三年也有不少到饭店里吃年夜饭的。但大多数家庭还是在家团圆过除夕。
      腊月三十的下午,是要到墓地给去世的人烧纸的。在墓地要放鞭炮,上贡品。该过年了,要喊一喊去世的家人回家过年。
      正月初一,是男孩子要与父母团聚的日子。如果是干亲戚,这一天往往也要走亲戚。
      曾经有很多年的春节,县里的文化馆和图书馆在春节这一天要挂很多谜语让大家猜。就是一些谜语用红纸编上号,贴在墙上或者挂在绳子上。如果有人猜中,便到领奖台说出谜底,可以得到一两块糖的奖励。有人已经猜出的谜语便被用毛笔划掉。可能有好几年,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去处。那时经常约了同学或朋友去那里。现在是早已没有这样的活动了。
      邮电局到现在礼堂的那段街道一直是县城的中心街道。每到初一这一天,这条街上就会挤满了人。现在因为街道宽了,县城大了,虽然这条街也有很多人,但已经没有拥挤的感觉了。
      初二这一天,是铁定要到岳父岳母或准岳父岳母家走亲戚的日子。恐怕没有几个男人能逃脱这一天的日程安排。
      礼堂前的广场上有了很多游玩的东西。平常花钱很小气的父母,在春节期间也会带孩子来这里玩一玩,搞一点消费。至于能不能带动内需,则另作别论。这里每年的春节都会有些新的游戏登场。可见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商家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消费者更多的不同需求。这也可能是市场经济最有生命活力的地方。
      在元宵节前后,总会有一些舞狮子,扭秧歌,舞龙的民间团体出现。希望得到吉祥的人家,放一挂鞭炮,便可以让这些舞狮舞龙的在门前或家中耍一耍。真正是花钱不多,图个娱乐。
      我用文字来表述时才发现,过年的气氛用文字是不太容易表述出来的。什么东西大约只有亲身感受才能知道。简单写一点,留作自己多年后的记忆吧。现在社会发展快,春节的习俗大约也会有很快的变化。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2 编辑

骑行记:14400公里*大旱

      2009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三,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四百公里。
      2009年2月7日,下午一点半在贾鲁河大桥处集合后,骑友大侠,大老鞭,南飞雁,闲云野鹤共四人进行了骑行。骑行路线为寺都岗环线。到达县城后因时间尚早,又绕县城外环骑行一圈。骑行里程为50多公里。
      从2008年到现在有一百零几天没有下过雨了,土地很旱。但我是从电脑和报纸上看到大旱的。据报道,周口地区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六十年最严重的一次旱情。
      骑车到地里看一看,只有一小部分麦苗叶子有些黄。倒是有不少青菜的叶子基本上完全枯萎了。麦地显然是浇过了。
     “水淹一条线,地旱一大片”。洪涝灾害因为对人身有威胁,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大旱的严重性比较缓慢,不太容易引人注意。但在实际上,旱灾造成的损失可能要更大一些。
      我住在农业县城里,对旱情还不是很清楚。身居高位的人要想关心老百姓,还真是有点不容易。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4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3 编辑

骑行记:14500公里*元宵节

       2009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六,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五百公里。
      农历正月十四,下了小雨。据说采取了人工增雨作业。对旱情多少有一点缓解。
      总理总理到河南亲自参加了抗旱。这是很具亲民形象的举动。我在煤炭企业的一个同学曾经说过,有一年过春节时,总理总理下到煤井里和煤炭工人一起吃年夜饭,当时看电视转播的很多老矿工都流下了眼泪。有亲民之心,才会有亲民的行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百姓心中有杆秤啊。
      元宵节这一天,天气晴得很好,气温也比较高。在大街上舞狮子,划旱船的好像要比往年要少。不知是因为外出打工的人多,还是因为很多人在忙于抗旱。因为正月十四下的雨根本不能缓解旱情。
      在北关的城隍庙里,烧香的人很多。那里也有很多算卦的人。人们在生活中总有很多东西自己左右不了,也总会有很多不顺心的地方。这可能是神仙们和算卦先生们存在的社会基础。
      在山子头村的女娲宫,也有很多烧香的人。但香火好像没有城隍庙旺盛。
      元宵节的夜晚,是一个焰火美丽的夜晚。广场附近的街道人满为患,大家摩肩接背,其乐融融。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很喜欢热闹。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4 编辑

骑行记:14600公里*成家麟

       2009年2月21日星期六,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六百公里。
      在自行车旅行网上断断续续看完了《成家麟:1981年骑自行车旅行全国游记》。帖子很长,据说有二十多万字。加上跟帖上的留言,字数当然更多一些。
      成家麟的出行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骑自行车旅行全国。所以他到一个地方就要找当地一些部门盖一些章。公章盖纸上面是最有力地说明。那时不像现在,照相机基本上普及了,走一路可以照一路。当年照片还很珍贵。
      当年的风俗是很朴实的。经济发展了,一些朴实的阶级感情好像淡漠了。
他的自行车是简陋的,但他骑着它用二百多天旅行了全国。可见出行的装备以实用为主。没有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毅力,单有豪华的自行车也是骑不远的。当然装备精良更好。但好像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限制的。艰苦的旅行,人的兴趣才是最主要的。
     里面有些很珍贵的历史照片,现在已经不太容易见到了。
     帖子有毒,这话我是相信的。看这样的帖子,在敬佩的同时,往往也会激起自己的骑行冲动。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4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4 编辑

骑行记:14700公里*重游北京

      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七百公里。
      2009年2月28日下午,骑友大侠,大锅,大老鞭,燃情岁月,南飞雁,铁钩7号,闲云野鹤共七人自西华骑行至周口植物园。往返77公里。
      2009年2月22日至25日,与妻子,儿子和另外两个朋友去了北京。对我来说也算是重游北京城了。
      儿子第一次去北京。带小孩去一些大的地方,大约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心。这也是我带儿子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去年国庆节期间,我和两外三个骑友骑车去了北京。那时刚刚开过奥运会,又在国庆节期间,对城市的管理是相当好的。那时没有见到堵车现象。这次去到处都在堵车。据北京当地人说,奥运会期间各单位的车辆都封存了一半。那时是游人多,现在则是车满为患。
      看了故宫,天安门,水立方,鸟巢,恭王府等景点。恭王府在2008年才开放。原是和砷的府院,后来成了恭亲王的王府。恭亲王奕昕﹝言 斤组合成的字。我打不出来﹞是道光皇帝的亲弟弟,差一点作了皇帝。他是慈禧太后的得力助手,但也几次受到老佛爷的摆弄。痛心之时,他伏在慈禧太后面前大哭,史书记载是“声震殿瓦”。颇让人感叹人生之无常。
      北京的天气比西华要冷一些。因为我们去的前几天北京刚下过雪,那里还可以看到很多没有化掉的雪,水里也结了冰。2月25日和26日,西华也下了雪,都是边下边化。大约下的算中雪,但地上看不到积雪。
      在2009年里,我希望自己能够骑行六千公里。平均每月要骑行五百公里。一二月份自己并没有完成这个目标。还是需要一些努力。
      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太容易骑长途。先把积累骑行里程作为基础,坚持下去。如果有条件,我是非常盼望骑长途的。国家早就规定了休假制度。但要在基层实行好像还是很遥远的梦。写在法律上的权利,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敢要。
      在电视上看过日本和台湾开国会。他们很激烈,很热闹。台湾的民意代表甚至推打起来。中国的开会就要有秩序的多,也文明的多。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5 编辑

骑行记:14800公里*水乡周庄

       2009年3月7日,星期六,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八百公里。
      3月7日下午,与颦儿,大锅共三人骑行了寺都岗。骑行里程近三十公里。
      2008年5月份时,曾经与另外四名朋友去过水乡周庄。想着周庄风景很好,必须写篇好点的文章才对得起它。结果是到现在连一个字也没有写。脑子中的印象也差不多忘完了。
      周庄颇有一点自大。在它的景区招牌上写着“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水乡的风景大约与其他景区是一样的,各有千秋,各有特色。恐怕也难说谁是第一。
      那时我们几个想看看水乡。在南方住过几年的一个朋友向我们推荐去同里。还有朋友想去乌镇或者南浔。我们到同里看了看,门票是80元。问当地老百姓里面如何?回答说就那么回事。我们想着还是周庄名气大。名气大自然有它名气大的原因。于是决定去离同里很近的周庄。
      周庄的门票一百元。这样的价格应该不算太便宜。毕竟它只是很小的一个地方。
      周庄里面很热闹。自然也很有水乡特色。
      周庄历史上最有名气的人D约是沈万三。他是明朝朱元璋时代的大富翁,号称富可敌国。最后是被朱元璋抄了家。现在周庄里卖的有“万三蹄”。其实就是酱猪蹄。销量也是很大的。
      现代有很多名人去过周庄,包含一些中国的领导人和外国的政要。这是周庄的骄傲。这些都有大的照片在那里悬挂。
      水乡总是让人感觉有情调。长长的巷子,撑着阳伞的妩媚的小女子,湖光水色,让人思绪纷扰。其实周庄也很容易惹人情思。
       精致女人,小资生活,在江南水乡很容易产生。人们生活富足了,自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一个茶社里,一个端庄的女孩子弹着琵琶,软软的歌声唱出,引得很多人驻足引颈观看。
       周庄有游船。我们乘游船基本绕镇一周,我还摇了摇橹,很不错的感觉。
       周庄里面有模仿的过去烧窑,制陶等等的作坊,应该说内容还是很丰富的。
       柳亚之等近代名人在这里都有一些活动。这是周庄历史的一部分。
游人很多,说明这里确实有值得看的地方。
       庄里的寺庙和道观都已经被铜臭腐蚀的不行了。寺庙和道观都在利用人们的敬畏心理半强迫地要游人捐钱。据说全国很多地方的寺庙和道观都在这样做,例如少林寺。
       走马观花看了周庄,加上时间一长,很多东西都忘记了。简单写几句,也算是去过周庄的一点记录吧。
       三八妇女节,单位组织女同志去了驻马店的铜山湖和铜山。铜山号称“小武当”,据说风景是很不错的。加上差不多算豪华休闲游,自然很受女同志欢迎。三个女人一台戏,五六十个女人在一起,肯定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409

主题

1063

帖子

238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82
QQ
1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226 于 2009-12-16 14:16 编辑

骑行记:14900公里*康熙

      2009年3月15日,星期天,骑行总里程达到一万四千九百公里。
      今天,独自骑车去了周口。其实也没有多少事情要办,骑车逛逛而已。往返六十多公里。
      柳树发芽了。红叶李也开了花,还有我不太说准名字的果树也开了花。油菜花至少在十多天前就开花了。不到城外看一看,还真不太知道春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人间。
      康熙大帝被称为千古一帝。他的一生做了很多大事。史书上评价他:“名为守成,实同开创”。
      有一种说法,清朝留给中国最大的财富,是它留下了一个国土面积幅员广大的国家。明朝时代,中国的统治区域不是很大。元朝虽然国土面积极大,但它的中央政府对国家的统治并不是太紧密。但清朝的中央政府是强大的,它对国家的统治是严密的,有效的。康熙在其中应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康熙之前,中国的人口不足一亿。到康熙乾隆年间,人口增长到三亿。在古代,人口的增长往往意味着社会安定,生活比较富足。
      康熙深谙政治权术。隆科多曾有军功,但很多年并没有得到重用。康熙晚年任隆科多为九门提督,地位不高,但作用极大。看似布了一颗闲子,但对于能够贯彻他的传位诏书起了极大作用。
      康熙是个举重若轻的人。而雍正是个举轻若重的人。他们父子两个的处事方法截然不同。
      清朝对待王子的态度是历练他们,使他们有做事的能力。所以在康熙晚年才有九王夺嫡。从另外一方面看,康熙对他的儿子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儿子们差不多个个成了干练的有才能的人。
      清王朝与明王朝对王子们的态度截然不同。明王朝除了继位的太子外,其他王子不得干预朝政,只能做一个富家翁。因此,历史上有人评价明王朝的王子们都像猪一样又蠢又笨。而清王朝的王子们至少是可以做事的。清朝的名臣名将其实是相当多的。
      在故宫的后宫悬有一块匾,上书“无为”二字。这是康熙的御笔。主要是告诫后宫不得干政的。清朝对后宫和太监的管理在历朝历代中应该算比较好的。当然,后来慈禧太后不但干政而且是听政了,但我们应该承认慈禧太后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在她统治的五十年间,其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因为在《百家讲坛》上看了有关康熙的讲述,很佩服他的伟大。简单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先贤们的敬佩。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